自五十年代 伴你成長
現代教育研究社(下稱「現代社」)於1957年在香港創立。自創立以來,現代社致力編纂優質教學資源,所編寫的教材深受學校師生歡迎,享譽香港教育及出版界。我們一貫為學生、教師和家長提供內容適切、緊貼時代的學與教材料包括幼稚園、小學、中學程度的課本和教學資源,當中涵蓋逾十五個學科。除教科書以外,我們並且出版不同系列的叢書,結合相關活動和服務,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。憑着匯聚學科專家、業界夥伴和教育界友好的強大海內外網絡,我們矢志成為一個領先的學習平台,提供多元化的實體與數碼教材,讓學生無論身處學校或是家中,都可隨時隨地探索新知識,開拓新視野。
我們的使命
我們以啟廸下一代心靈為己任,期望以卓越的研究、與時並進的學習資源、承擔社會責任的出版物,以及與社區夥伴緊密的協作,配合教與學所需,為年輕一代提供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。
我們的價值觀
-
學習為先:
透過為教師、學生、家長提供優質和具備共融元素的教材,推動學習。
-
研究為本:
我們的學習平台以研究為核心,並且由教育界精英和業界專家全力支援。
-
聚焦協作:
我們與本地社區及國際夥伴携手合作,促進知識交流和提供更全面的學習機會。
-
開創拓展,與時並進:
我們力求創新,時刻緊貼學習策略和科技的最新發展,務求將嶄新和適切的元素融入教材。
其他有關公司
現代教育資訊科技有限公司
現代教育資訊科技有限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來,與多間兩岸三地和海外的教育、科技、文化機構合作,開發優質、創新的電子學習資源;並因應各地市場的需求,製作內容和功能合適的產品。公司團隊亦與香港多間中小學合作,推行電子學習活動,包括電子課堂、VR遊蹤、問答比賽等。此外,更與其他公私營機構合辦講座和展覽,分享最新電子學習資訊。超泰有限公司
超泰有限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承辦學校學生課本、作業、圖書和補充教材的銷售。超泰有限公司的前線和後勤員工均經驗豐富,連同完善的物流管理、強大的運輸團隊,務求為學校、教師、學生和家長提供最優質的服務。近年,超泰有限公司更積極拓展網上訂購服務,令選購程序更簡單、便捷。
現代多媒體(深圳)有限公司
自2001年成立後,現代多媒體(深圳)有限公司一直研發、設計和製作優質、新穎的電子學與教材料。 公司團隊與內地和香港的科技公司、出版社、文化組織、教育機構,以及專家學者合作,開發出優質、新穎的電子教材、網上學習平台、軟硬件設備,以配合各地市場的需要。現代社創辦人黃福鑾敎授於1950年代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,擔任中文大學歷史系系主任。黃敎授有見於當時香港沿用的不是戰前出版的內地課本,便是來自英國殖民地區的舶來教材,內容多與本地脫節,於是聯同一眾教育界同儕友好,創辦現代教育研究社,以研究和出版優質教材為使命,務求為香港培育才德兼備的人才。
香港
里程碑
本社
香港教科書主要由中國內地、英國及英屬馬來亞供應。

政府建議全港中、小學使用本地出版的教科書。
-
1960
















政府立法通過法定語文法案,中文正式成為法定語文,與英文享有同等地位
九年免費教育實施,更多小童有機會接受教育。


「普通話科」正式被納入小學課程。



小學「社科健」三合一為「常識科」。


母語教育政策正式被推行,而「普通話科」亦成為核心課程。
-
2000
政府於1998年進一步推廣資訊科技教育,並於2000年鼓勵於小學階段開始教授有關知識和技能。



政府推行十二年免費教育 ,將義務教育擴展至高中。
教育局提供各種支援及津貼,推動全方位學習。

-
現在
2019年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在校學習,全球教育界一同尋求最佳的電子及遙距學習方案。

即將推出
活動情報

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「香港中學生旅遊知識競賽 – 走進錦繡瀟湘」的比賽,經過9月25日兩輪初賽及總決賽,得獎名單終於揭曉。是次比賽,各校均表現出眾,勢均力敵,同學們對湖南的歷史、文化及旅遊知識背誦如流,現場氣氛既緊張又刺激!比賽其中一個環節「印象難忘」,同學們只需揭開圖片12格的其中一至兩格,便能說出圖片中的旅遊景點,也實在令嘉賓及評判印象難忘。
作為支持單位,本社在此恭賀所有獲獎的學校及同學,得獎名單如下;
全場冠軍:培僑書院
亞軍:屯門天主教中學
季軍: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
殿軍:佛教黃允畋中學
優異獎:
順德聯誼會鄭裕彤中學
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學校
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
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
最佳合拍獎:
第一名: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
第二名: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
第三名: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學校
最佳個人表現獎:
第一名:門睿涵 (培僑書院)
第二名:周均昊 (佛教黃允畋中學)
第三名:何子琳 (順德聯誼會鄭裕彤中學)




CSR 企業社會責任大獎旨在嘉許在教育、環保及慈善等範疇積極參與的企業。
現代教育研究社 營運總監黃鉦凱先生代表接受嘉許獎座。



香港電腦通訊節 2021於本年8月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,作為支持機構之一,本社特別邀請參加了由本社及中國移動合辦的「5G STEM 先導學校計劃」的18間學校,於展場內的5G及綠色科技展區展示成果。作品中包括空氣監測儀及智慧門鈴等,這些都是既環保又實用的設計。
展覽首日,創科局局長更親臨展區,觀看各校的作品,而四天的展期中,也吸引了不少入場人士來到參觀。
以下是18間參加5G STEM先導學校:
- 東華三院馬錦燦紀念小學
- 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
- 中華基督教會基慧小學
- 香港嘉諾撒學校
- 循道學校
- 鳳溪第一小學
- 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
- 仁濟醫院陳耀星小學
-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學校
- 上水惠州公立學校
- 天水圍天主教小學
-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
-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
- 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
- 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(長沙灣)
- 基督教神召會梁省德小學
-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
- 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






是次比賽由現代教育研究社 香港學習活動促進會 中國移動聯合舉辦。進入決賽的四強的四間學校,殊不簡單;學校需要從海選進入40強,從中奪取10個出線名額,之後才可進入四強總決賽,奪取冠、亞、季及殿軍。經過一輪苦戰,最後由道教青松小學、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、光明英來學校及丹拿山循道小學取得決賽權。總決賽於七月三一日在ATV亞洲數碼媒體錄影廠進行。
是次比賽主要考驗同學對常識、資訊素養、新科技及5G技術的知識。例如初賽是考驗同學mBot編程的知識,複賽則要操控日本ArTec機械人,至決賽是用DJI無人機,穿越重重障礙,並以最快速度到達目的地。過程中同學需要運用編程知識及發揮團隊合作精神,才能完成任務。
四所決賽學校的同學實力旗鼓相當,一輪激烈的龍爭虎鬥之後,得出以下的比賽結果:
冠軍:丹拿山循道小學
亞軍: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
季軍:光明英來學校
殿軍:道教青松小學
衷心恭賀以上得獎的學校!





邀請在場小朋友一起參與「看動畫 學歷史」玩遊戲,贏取豐富記念品。
香港教育大學「看動畫・學歷史」項目,以生動活潑的動漫呈現二十位中國歷史人物生平事跡,啟發學生學習中國歷史、文化和品德情意。
全部動畫由現代教育研究社製作、商業電台參與粵語配音。
立即觀看第1-20集動畫:https://achist.mers.hk/chihistoryanime/





舉行日期:15/7/2021
地點:香港科學園會展中心3展覽廳
大會於啟動禮向進入了「全港小學校際常識問答比賽」40強的小學頒發優異證書。
現代教育研究社和中國移動展出「5G STEM先導學校計劃」學校的作品、「5G校園先導學校計劃」的智慧校園產品及「5G直播課堂」介紹。5G直播課是由現代社配合中國移動5G技術而開發,於疫情中讓老師化身為主播,同學於學校觀看高清直播課堂,同學可與老師即時互動。






本港受疫情持續影響,本年度上學期正常授課亦受到影響。本社再次邀請「中國移動香港」及「香港學習活動促進會」携手再合作為本港小一至小六上學期(中、英、數、常)四科提供【免費線上教室】,是次活動更得到接近百位義務老師鼎力支持,再透過「中國移動香港」的同步課堂應用程式供老師,學生觀看相關課堂,在課堂及家中學習。【免費線上教室】在2020年8月下旬開始推出,內容配合教育局小學相關科目的課程指引,廣受歡迎及好評。



本社一向推動創科教育不遺餘力,因此本會與鳳溪第一中學於2019年12月7日合力舉辦「北區小學創科同樂日」。當日進行三項大型比賽:「無人機精英機師選拔賽」、「機械人相撲大賽」及「mBot環保挑戰賽」,並設有多個STEM攤位遊戲及工作坊,藉此讓學生寓遊戲於學習,培養他們對STEM的興趣,開拓同學在創科領域的知識,提升知識和技能創意和解難能力,以及發展創新思維。



「保育教育資源平台:下白泥泥灘考察」由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聯同現代教育研究社舉辦,參與教師在馬蹄蟹專家 Kevin 及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社區教育主任 Nicole 的導賞下,認識了下白泥的生態環境、馬蹄蟹的特徵、馬蹄蟹在進化史及生物學上重要性和馬蹄蟹面臨的威脅。參與教師更準備了合適的裝束,進行實地考察,除了近距離接觸馬蹄蟹外,更了解保護泥灘環境和生態的重要性。



為配合小學常識科,STEM教育及初中綜合科學科等科目的新課程,香港有機資源再生中心、E5 CAMPUS及本社合力精心打造「綠色生活教育基地」計劃。此計劃集合水耕種植、魚菜共生、廚餘處理、有機耕種、陶藝及再生能源等項目於一身。


我們的團隊
香港的教育和相關出版行業自二十世紀中葉以來,從多次的課程改革到近期的數碼轉型,經歷了頻密的變化。過去的成就是驅使我們前進的動力。然而,更為重要的是要專注今日和未來的工作,繼續為學生、教師和家長研發最適切的教學資源。因此,一個由充滿熱誠、專業能幹的成員所組成的的團隊更是不可或缺。目前現代社擁有超過200名員工,當中包括具備不同範疇知識的專才。
編輯:
編輯團隊是現代社的核心和靈魂。我們的編輯專業團隊與學術界專家、業界精英緊密合作,致力研究教學內容和方法,編製優質的學習資源。
銷售和市場推廣:
我們的團隊與眾多學校、社區夥伴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。不單為課堂教學提供完善的支援方案,並為學生、教師和家長舉辦相關活動。
多媒體製作:
為了將教育擴展到數碼領域,多媒體製作團隊積極設計和製作多元化的電子學習材料和活動,增強核心教學資源。團隊主理不同學科的電子平台及應用程式,促進教學成效。
物流:
團隊成員以服務為主的精神,靈活而有效率地配合零售環境的需求。團隊負責所有倉儲管理、課本銷售安排和運輸配送工作。